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宣传标语和整洁明亮的办公环境,有人看到了一线员工的挥汗如雨和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有人则看到了企业领军人站立潮头的挥毫泼墨、思维格局和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润建新人,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7月22至23日的人力线条半年工作会议及公司半年总结会议。一个周末两次会议,开启了我对润建文化的探寻之旅。
“筛选文化”与“驯化文化”
“劳资防范风险,绩效狠抓执行;人员力求精干,能力逐项提升”是人力线条半年工作会议的主题。回顾整个会议的全程,除了收获满满当当的干货之外,不得不提及会议的核心人物也是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领头羊--董总。
第一次接触董总是在加盟润建前的复试环节,当时董总给我的感觉是人踏实务实,说话有理有据使人信服,表达幽默诙谐深入浅出,朴素的道理直指问题的关键。这次会议上董总站在公司的层面和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和解读我们推行各项HR工作的背景和意义,大到带领HR团队开疆拓土把握方向,小到对每个细节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看似一桩接一桩的繁琐之事,体现的却是公司长久发展战略执行落地的价值所在。
比如阿米巴,今年6月份在老东家的电子新闻上第一次看到这个字眼,那时候阿米巴仅仅是个陌生的名词而已,随着加盟润建耳边不断听到关于阿米巴的各种解读,有正面的也有曲解的。直到在会上听了董总的诠释,知道了阿米巴经营的大致原理和规律,明白了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符合现阶段润建发展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是促进降本增效实现客户、公司、员工三赢局面的不二法门,更是让竞争对手羡慕、为合作伙伴乐道的一种润建文化!
如果说对阿米巴还处于一个理论认知的阶段,那么关乎润建文化的定义对我的触动就比较深刻了,润建的文化是“筛选文化”而非“驯化文化”!我的上任东家据我判断应该属于典型的“驯化文化”,当一个新人加盟,它能够给予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宽容足够的温暖足够的培养成本来“感化”一个人从而“驯化”一个人,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有足够的空间去成长,足够的机会去犯错,足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满足你的存在感需求,最后的局面就是员工对公司有依赖性,不会也不想离开组织!我想天下所有的企业留住自己员工的那份赤诚之心都是一样的吧,润建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润建要在这所有的时间节点前面加上一个有效期,有效期内才有意义,有效期外一切归零万物归根。企业始于人而止于人,对人的选择、培养和留任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
别无选择,终成大器
-
充实的会议内容
公司就相当于一所大房子,听了半年度会议来自各个业务模块的专题汇报和先进单位的经验介绍,就好比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我这个润建新人能够窥见公司的全貌以及不同角度的景象,近距离感受公司的引领者在祖国的版图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感知公司各个核算单位增收降耗实实在在的举措,以及综合支撑部门推崇“先服务后管理”的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转变……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九点,紧凑的内容紧紧拴住我的双眼,头脑跟着不断翻动的PPT一刻不停地更新,一整天下来,确实有点累,但是这比在公司呆上几个月更受益。
-
会议形式
没有花哨的会议形式,只有充实的会议内容。
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没有座位牌,没有背景板,没有宣传标语,没有礼仪小姐的引领,没有激情澎湃的奏乐,没有领导们入场时的掌声、起立和注目礼,没有装订成册精美的会议材料……这样直奔主题的大会我还是第一次遇见,直到沈总走上台开始压力与挑战并存的开场白,我才恍然一怔,会议已经正式开场了!
注重形式的会议和淡化形式的会议,本身无所谓对与错,它只是企业文化的彰显和表达而已。在企业呆的时间多一天,就多一分理解为什么公司的半年度会议淡化形式而注重过程,因为不仅是开会,润建人在工作中也是快节奏高投入重效果的工作氛围,我想这正是企业文化如影随形的魅力所在吧。
-
董事长讲话带来的震撼
董事长的出现和讲话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和想象空间。
按照之前的会议议程,董事长并不会出席,但董事长还是风风火火地来了。董事长给我的直观印象是“黑瘦高”,有企业家的风范,但没有企业家的腔调和大花架子,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眷恋昔日的战场,像一个商海沉浮多年功成名就的商人仍不忘引航掌舵。董事长以军事作战的视角看待公司目前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看似杂乱无章无计可施,其实归结起来不外乎观念和方法的转变,商场和战场招数并无二致,其实答案就在其中:别无选择,终成大器!这一句话是自我认知自我定位更是期许!
“31149” 文化:浓缩的精华
管理学大师彼得斯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在西方,越来越多的管理工作者发现,在经营最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利润指标,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
国内管理界也有几句耳熟能详的格言“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管理,一流的企业做文化”。
当企业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要高效地把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甚至追求不同的人团结起来,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润建股份深谙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重要性,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硬”性的规章制度,更致力于“软”性的文化渗透,为广大员工津津乐道的“31149”文化得以孕育和成长。正是这种独具企业特色的、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体系的传承和发扬,从而激发出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以及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从1996年润建创办之初白手起家,到现如今24.13亿元的年收入、近万人的人员规模以及业界首屈一指的资质认证……历经二十载风雨兼程铸就辉煌,谁能否认文化的力量一直在助力润建的腾飞。
我这个润建新人,正如饥似渴地吮吸着润建文化的干酿。我深知,那是董事长当年站立时代浪潮之巅白手起家打天下的豪言壮语,那是许多润建人为千家万户的团聚相拥搭建的信息桥梁,那是一个个一线员工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逐渐消失的背影,那是无数的润建人跋山涉水用脚丈量三山五岳的足迹……自念大学起就与通信结缘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尽管不是一线通信人,但深知通信人的苦与累,为什么这么苦这么累还在前仆后继默默奉献着,靠的是什么?谁能否认这不正是“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职业精神与力量!
前路仍长
作为一名入司一个多月的润建新人,我既无法提炼出什么绩效领先的光荣事迹,又不能对公司的培训工作指手画脚,唯一能做的,只是对看到的人和事谈些许的感悟与分享,借助公司提供的企业文化征文平台略抒胸臆,仅此而已。文化的传承和淬炼离不开文字作为载体去表达和传递,希望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润建人,珍惜这些记录生命的文字积累,源于我们对组织的认可和热爱,当繁华散尽,唯有文字留下光阴的痕迹、生命的印象,而前路仍长……